◎建设思路
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公司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切实提高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对标争先”中,为推进党支部各项事业发展,建设学习型和谐党支部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思考与展望
规范思政课教师组织生活,完善新时代信仰测量平台
李西杰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根本使命和政治站位的明确要求。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探索测量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思政课教师知识增长的发展完善,有助于掌握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动态。准确测量并自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念、个人规范、信念表达和社会行为,首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测量平台,以思政课教师组织生活为载体,贯彻实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组织生活的信仰养培功能,建立健全合乎思政课教师使命特色的信仰提升的组织养成机制。
信仰是信念和行动的统一
人的信仰是一个兼具内发精神追求和外感行为表征的系统。信仰首先表现为一种内隐的主体精神状态,它是信仰者对其信靠之人或事、物、理的极度相信、真挚敬重和行动执念。信仰在形式上有着非理性的价值追求、主观化的幸福感觉、个体化的安慰体验和集体性的精神寄托等特征。信仰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信仰者通过公开的信仰声明,将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由此,信仰者实现与社会外界的交往互动。信仰在内容形态上既可以是传统的宗教性崇拜,也可以表现为现代化的真理性信念,各种信仰形式都是信仰者借助于所信念之知识实现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真理性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的“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以往各种信仰的不同在于她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思想基础。
从事信仰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和使命担当。思政课教师讲信仰不是单纯通过理论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理论启迪认知、理想净化灵魂、知识引领行动的目的,思政课教师要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实现理想信念与实践行动的高度统一。思政理论课长期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信仰培育”问题,绝不单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不准,在深层面上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的动力怠速。有实证研究揭示,思政课教师群体种存在着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较少,信仰态度与信仰行为不完全一致”问题,不仅有碍于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实现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而且也因此类教师在言行举止上具有典型的“两面人”色彩,从而导致教学成效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
实践和行动是测量信仰的客观标准
信仰反映着集体行动中的个人价值与行为逻辑问题,信仰生发于内心而指向于外在。把握和测量信仰需要透过纷繁复杂的人的行动直指人的内心。行由心生,心灵驱动人的价值选择、语言特色、行为取舍和社会影响。言语是信仰测量的最为直接的可见、可听标准,但其背后的意图却往往被掩盖遮蔽。言语化的意图为预测人们的行动提供了基础,行动中的表现为把握人们的信仰提供了素材。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信仰,在于其“实现了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行为、普遍价值观、个人规范和信念表达,能否系统揭示与清晰测量,并进而对其进行理论认识和责任归属,从逻辑机理中分析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包括教师的整体水平、从业态度、职业行为、献身教育的信念等必然影响到思政课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实践和行动是测量信仰的客观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今天,衡量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信仰是否真理、信念是否坚定、理想是否纯粹、行动是否有力,就是通过其表现出来的客观化的行动,就是通过审视其外化了的职业行为、价值观念、个人规范和信念表达,克服信仰标准的口号化、形而上化和断裂化,以更具可操作性的客观标准,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其理想信念觉悟,促进其立德树人本领。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在组织生活中培植精神家园
信仰的精神家园根植并依托于共同的社会生活。人是社会性存在者,人的思想与行动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统一。社会性组织活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演进,有助于引导人们增强信仰、坚定信念、实现社会价值观的一体化。思想观念、价值准则、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理论与知识,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主学习与社会交流,才能促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作用机理。在人类的前现代社会,人们主要借助于家庭、宗教等古老而原始的团体纽带,实现着理论规范掌握群众,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的目的。家庭和地方社区是人们思想交流的主渠道,庙堂、奉献和祭祀的教会是思想传播的主阵地,象征、崇敬和深奥的义理和经书是思想理论的主内容。当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以及“有教养精英的批判标准再也塑造不了世人的意见和趣味”,这集中体现了丹尼尔·贝尔所谓的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如何培植人们的精神家园则是化解这一危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思政课的信仰教育维度,极大推动全社会成员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化认同、增进信念、自觉接受其指导实践。思政课教师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思政课教师讲信仰课,首先要自觉将共产主义内化为终身的崇高信仰,进而外化为职业价值目标。要让讲信仰者真正接受并养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需要系统性工程、协同化工作。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自觉贯彻创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通过自觉参与新时代党的组织生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参与组织活动是增强信仰的必由之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养成同样来自我们在组织活动中的自觉参与。思政课作为一门兼具理论知识掌握与实务技能培养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它的授课者既需要自身对理论知识的习得,也需要对对这一习得保持持久甚至终身的情感信念。加深对信仰知识的掌握与认知,需要组织化的社会性习得,需要社会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结果。通过我们前期的体验式调研,借助于面谈讨论、描述统计、量表检验等观察发现,组织作为思政课教师最为熟悉、最具合作的同仁群体和社会平台,它对组织成员的知识掌握与更新、情感信念的聚合与凝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价值。思政课教师职业意识的养成离不开组织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理想信念的培育离不开在组织生活中的相互学习与相互扶持。
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组织实现集体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持久掌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需要思政课教师转化为终身的学习与努力。对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指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组织生活更加重视职业生涯培训、理论知识学习和理想信念培塑。要在组织化学习中实现并检验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学促学、自觉认同、创新教学、指导实践。
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将国家统编教材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组织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以讲好用好教材为基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全面把握教材重点、社会热点,认知做好教材转化工作,集体编写好教案,切实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员工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现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境遇中,“大先生”养成,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塑造。
思政课教师的组织生活及其在组织中的表现是测量其信仰的核心标准。思政课教师唯有在组织生活中才能习得、提升并自觉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工作大局的社会实践相统一。理论从来不满足于解释世界,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了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有体验,为新时代注入了科学而充沛的意义系统,详尽描述并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基本方略。思政课教师作为自觉学习与努力传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力军,绝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要在组织化的学习工作中全面提升对受教育者的关注、知晓与熟悉,就一刻也离不开组织的力量。
原文刊于《金陵瞭望》2021年专刊
◆阵地建设
党支部阵地文化建设,是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是发挥党支部示范作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高度重视阵地文化,在教研室公共场所和各办公场所建立体现教研室自身特色和组织化要求的文化长廊。